抗原检测是粗筛手段,准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会有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一般是因为操作不当或病毒潜伏导致的,其中假阴性的概率比假阳性高很多,假阳性可能只有1%,假阴性多的可达40%。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自测时要注意按照要求进行采样、检测。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或假阳吗?抗原检测假阴假阳概率是多少?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或假阳吗
随着疫情政策的转变,现在人们判断自己有没有感染新冠,大多是通过抗原检测试剂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是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状况的。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要求》中规定,在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采样的前提下,允许试剂盒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假阳性或假阴性概率。
一般来说,在急性感染期,体内病毒释放大量的抗原蛋白,抗原试剂检出率一般较高,在发病的1~5天,抗原试剂检出率超过80%;而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在疾病潜伏期的人来说,因体内病毒量低于检测限度,可能导致无法检出或检出率较低,出现假阴性的情况。至于假阳性,则一般是因为取样错误、操作错误或判读超时等原因造成的。
除此之外,采样和检测过程的规范程度会显著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可能会导致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建议大家在检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操作手册,严格按要求规范采样和操作。
二、抗原检测假阴假阳概率是多少
抗原检测是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的,毕竟它只是个粗筛手段,相对来说,假阴性的概率要比假阳性概率高很多。
据了解,根据国内外应用的分析,抗原检测结果中,假阳性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不到,但假阴性就比较多,可能会多达百分之四十。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假阳性为例,试剂的抗体本身需要一定的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及酸碱度,如果破坏了试剂的稳定性,是有可能出现假阳的,比如,病人呕吐、反酸之后,酸水还在喉咙里,去做抗原测试的话,可能Ph值太低了,就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现象,这种情况虽然不容易出现,但也是有可能的。
导致假阴性的情况就更多了,比如,拭子捅得不够深,只是稍微蹭一下,抗原的量不够,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比如,打开了包装之后,放了很久都没用,已经变质了,在室温下,也会出现检测不合格,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卡片太湿润,也会导致条带显示不清晰,所以应注意在干燥环境中储存和操作卡片,千万不要把卡片放冰箱里。再比如,当症状都过去了才来测抗原,已经过了抗原检测的敏感期,抗原可能已经转阴。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在发生症状的一周之内进行抗原筛查。
三、如何提高抗原检测的准确性
在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自测时,为了结果更准确,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概率,避免无效检测,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自己的手用酒精消毒好,不要污染标本。
2、标本不能太粘稠,做检测前要把鼻涕清理干净。
3、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两个鼻孔都要采集,停留时间不能太短,大概每边都15秒钟,转几圈,拭子拿出来后,放在溶液里要放够时间,滴在样板卡上的溶液量也不能太多或太少,按照说明书来。
4、要在恰当的温度、湿度环境下进行检测,不要在太冷、太热的地方进行。
申明:以上 *** 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