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讨论为什么足球圈恐同,我们或许都熟悉,有朋友想问为什么有足球,这究竟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一)外部环境 亚洲球队在德国世界杯上被修理得灰头土脸,对于中国足球可不是好消息。个大洲球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会影响到国际足联下届世界杯的名额分配,“亚洲四强”齐刷刷地在打完小组赛后回家,基本决定了下届亚洲(包括澳大利亚)的出线名额将维持在4.5个。看到这个数字,朱家军就已经失败了大半。“亚洲四强”打世界杯不行,但在亚洲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却有绝对实力镇压可能的犯上作乱者。从心理上,中国也属于四强的挑战者,但中国队把出线的希望寄托在没见过大世面的国产教练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更大的错误在于,以为一次次的撞大运,总有被垂着的一天。而事实上,如果不发挥“后发优势”,中国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充当世界杯的看客。 (二)“中庸之道” 中国队上一任主教练阿里·汉凭自己在中国生活了两年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说出的“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感觉,恰恰折射出就是中国人日常为人处世中所体现的“中庸”哲学。中国的足球运动员是中国人,一个中国的“社会人”生活在中国这个社会大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而,他们踢球时,潜意识里总会体现出中国人的诸多特征,这恰恰就是中国足球的定位,为什么只能走“中国之路”的原因。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历史上为什么只要打平就可以出线,最终却无缘出线的情况了。关键时刻“豁不出去,想守又守不住”这恰恰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在足球场上的具体表现,也正是“足球民族性”在中国足球上的最好表现,但是足球比赛关键时刻,就必须分出胜负,没有什么中间之路可以选择,“中庸之道”在足球上没有市场,这也许就是中国人踢不好足球的症结所在。在球队受到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影响的同时,作为足球管理者,更无法摆脱这种“中庸”之道,因而像中国足协当初作出的诸如“每家俱乐部拥有国脚人数不能超过4人”等一系列决定,何尝又不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中庸”,所以要搞平均主义,谁也不得罪。 (三)自大与自卑 多少年以来,单就中国足球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模式而言,我们一直在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东欧等国引进的那一整套体系,虽然这些理论体系在俄罗斯以及其他东欧国家早已被淘汰,但中国足球却依然未能更新。即便是职业化,十多年来,中国足坛请来了那么多的外籍教练,也依然未能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适合自己的和适合新形势下提高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地理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历史大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中国人骨子里一方面比较自卑,另一方面又比较自大,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但同时又始终强调“中国人的事情最终要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而且最难以容忍的就是别人说自己不行,或者受挫心理极强。 (四)没有团队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个人思维方式而不是团队思颤早维方式。站在中国媒体的角度,报道的恰恰是最典型的个人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一场比赛取胜之后,我们总是把进球者描述成一个英雄,一旦失利,总要找一个“替罪羊”。球迷在这种思维导向下,怎么可能有团队思维方式? 中田英寿作为近年来日本足坛崛起的标志性人物,在日本球迷心目中有很高的声望和人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中田英寿代表日本国家队出场次数并不多,这其中必然有在海外效力的缘故,但两任日本主教练特鲁西埃和济科都曾公开批评过中田英寿,批评他在场上太“独”,不注重与队友配合,而且不少队友也抱怨中田英寿在场上的表现,也正因为此,特鲁西埃和济科在指挥球队参加比赛时,经常弃用中田英寿,但日本媒体和球迷很少出现类似我国的情况(在我国,不让大牌上,教练就下课!),这或许就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吧。 (五)没有层次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当今社会上的种种恶习,脏、乱、差始终是我们想要解决但未能做到的。从整个社会来看,走后门和找熟人等一系列情况更是司空见惯。“没有规矩不成纤睁方圆”但吃亏的往往是那些守规矩的人。反映在足球场上,作为社会人的足球运动员,又怎能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茄竖雀呢?中国球员没有层次感,位置感。从我们自身来看,是我们从小的基础训练有问题,教练教的不好,但是又何尝不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没有规矩的具体体现呢? (六)不敢负责 责任两字好沉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教会了中国人如何人去回避这个问题。作为中国人,我们平时最顾忌或者最害怕的就是承担责任,每每遇到争议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或者自己常常也说的一句话是:“到时候出了问题谁负责?”最终的情况往往是无人负责,因此就产生了“替罪羊”。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否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推行“问责制”。 在中国,有个普遍现象,年龄小的队员在一起踢球时,他们很大胆,敢于作动作,也敢于在比赛中尽情发挥,即使是丢了球之后也愿意积极回抢。可当他们回到国家队后就不敢再像青年队训练和比赛时一样了,他们在比赛中总有些担心,究其原因,就是队员因为害怕在场上承担责任,拿球后总想尽快处理掉。而这个所谓处理掉,常常是漫无目的,恐怕球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七)要面子 人们常用“死要面子活受罪”来形容有些中国人。 足球圈这么大,不管是哪个教练或者哪位运动员,绝对不能承认自己不如对手,否则就要面子全无。因此,当球队输球的时候,队员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教练更是有诸多的说法,但绝对不会承认对方教练员的水平比自己高。 外籍教练到中国执教的有很多,不管是听老外讲课亦或是在场上直接教授,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外说的那些东西我们全懂,没什么新鲜的。”因此“老外”在中国足坛永远都是不过尔尔。深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一个面子问题。 (八)太在意外界说法 中国球员对球场内的事情考虑的不多,而更乐意谈论场外的事情,就像2004年11月7日中港之战中,中国队究竟要打进香港多少个球才能获得出线权?不少球员连这个最起码的情况都不是很清楚,如何能在比赛中去主动争取呢? 多少年来,中国人活着其实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更多是为别人而活着,因而活得特别累。尽管嘴上可以经常挂着“无所谓”但内心深处却是甚为看重。因为太在乎外界的说法,常常无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外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队员也一样,根本就无法去改变它。但是,队员们却可以在场上改变形势,而且有这样的可能。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尝试着去努力把握住场上的形势,争取赢球呢? (九)不敢说话 沈祥福曾这样说过:“我从组建国青队开始就一直在告诫队员,到了球场上,大家一定要叫喊出来,只有这样,大家的行动才能统一。可等到这支队伍解散了,队员在场上依然不会叫喊。”在2000年初组建国青队时,沈祥福曾安排后来淡出球队的梁明和杜威一起担任中后卫,但两人在训练和比赛中居然撞到了一起,而且还是多次出现。训练中尚且如此,一旦在比赛中出现这一情况就将是致命的。 显然,队员在场上不会叫喊或者说是不敢叫喊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这个问题恐怕还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再强调“明哲保身”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提“与世无争”了,但“多听少”仍是当今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所谓“言多必失”嘛,而且还要学会“察言观色”。 当然,中国球足在场上不会说话、不敢说话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问题,这是东方文化中的传统。国家队中,老国脚可以“数落”年轻国脚,而年轻国脚甚至不敢吭气。在赛场上,年纪小的球员如何敢叫喊“老大哥”? (十)中国足球看热闹的多 一个中国就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而且有13亿人口。仅在荷兰1500万人口中踢球的就有12万人,在德国8000万人口中有61万人踢球。中国相当于多少个荷兰,多少个德国?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你很容易就能见到一个足球场,而且相隔不远,很快就能见到第二个球场。不管到哪里,随处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一起踢球。中国这么大,有那么多人,我始终想不明白,那么多小孩子究竟在干什么?那么多城市为什么连一块像样的足球场都找不出来?可在中国就很少能见到的场景。 迄今为止,13亿中国人中,真正从事足球运动的人有多少呢?根据《1996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文件》透露的数字,1996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人数仅为7675人,其中职业、半职业球员有1037人,占注册球员的13.75%,也就是说,每8名球员中就要产生一名职业球员!而到2003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人数也只有13000多人。 欧洲足球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足球水平的高低与人口多寡无关,决定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的是“足球人口”的多少,而不仅是总人口。足球人口(即从事足球运动的人数)所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越高,表明这个国家的足球开展基础越广泛,这也就为职业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为足球人口多,无疑会为选拔人才和人才流动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便于展开竞争。 但遗憾的是,中国足球却是旁观者,看热闹的人居多,真正踢球的人很少。于是,由于踢球者少,真正理解足球,从足球内涵出发去谈论足球的人就很少。虽然没有“足球思想”,缺少“足球文化”,但起哄者却是络绎不绝,中国的足球水平提高又从何谈起呢? (十一)拜金主义 中国足球步入职业化之后,以苏永舜等为代表的众多老教练均发出过这样的感叹:现在的运动员钱多了,腰包鼓起来了,但吃苦精神太差了,无论是训练还是自我约束力,根本无法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些运动员相比,他们甚至在报纸上公开呼吁“不要惯坏了足球运动员”。众多在中国执教过的外籍教练在离开时均忠告说“如果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素质不提高,光想着钱,中国足球水平永远上不去!更有人数年前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连钱都不管用了,中国足球还怎么踢?”而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在反思沈祥福率领的国奥无缘雅典奥运会,总结中国足球陷入低谷的原因时,就提出了“拜金足球”的问题。 但是,“拜金”问题似乎并不仅仅是足球界内的问题,恐怕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更多时候,要求中国球员像生活在“真空”里那样不考虑收入问题,恐怕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足球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比起许多歪门邪道的挣钱法,中国球员还是干净的。但是像“赌球”之类的“黑色收入”确实可以彻底毁了中国足球。 回答时间:2011-10-23 21:17:56
为什么南非世界杯会引起这么多的混乱和恐怖袭击?
据新浪体育的不完全整理,六天内就有包括中国、韩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在内的五波记者遭抢,其中安徽《新安晚报》记者一行四人遭抢,还发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区驾车前往足球城体育场的必经之路上。此外,南非城市开普敦还发生了 *** 枪战。
南非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最近15年里,南非的犯罪率已下降了44%,但每天仍有50人左右被杀害,其中80%的案子受害人与罪犯都是认识的。这个数字是日本的14倍以上。在这里,3000元人民币就可购到AK47。
据悉,流行美女播报的日本主要电视台都已作出“禁足令”,鉴于南非的社会治安局势尚不稳定,已决定不派遣女性主播前往日本。震撼的韩国“红魔”拉拉队前去南非助威的人数较往届世界杯也将大大减少。
在世界杯滑饥开赛以前,面对恶劣的市内交通、对抢劫的恐惧、还有时常跳入眼底的荒凉,前往南非的人们也似乎更多地保持了生疏的距离,而不敢伸出双臂谨高拥抱她。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资源丰富,黑人占总人口的76.7%,白人占10.9%。南非在历史河流中颠沛流离,先后成为荷兰、英国的殖民地。白人在南非推行了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黑人长期处于贫穷状态。1994年,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述说了一个关于自由和解放的美丽故事。
结束种族隔离后,南非经济发展迅速,成为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扭曲,财富分配极其不平衡。这也是导致南非治安混乱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样的南非也提供了被“文明”拉平了的国家所没有的动人故事。一位为南非某公司工作的中国人员便对前去南非采访的媒体记者说:“南非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国家,它太神奇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诘问据说已成为万能感叹。而这一句式的南非版本则是:安全,还是危险,这是一个问题。
就在今日,中国外交部在官网上发表消息,提醒前往南非观看世界杯的中国观众提高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向南非方面提出交涉,要求切实保护在南非的中国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
南非究竟安不安全?正如一百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这一问题也有着不同的感受与理解,演绎出“罗生门”一般截然不同的讲诉与求解。
谁把恐怖带给南非?
*** 明目张胆地恐吓威胁,街头蟊贼防不胜防地持枪抢劫,隔三差五上演的黑白枪战,毫无疑问,南非不是晋太元中的桃花源,也不是孤悬海外的乌托邦,其安全形势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
曼德拉在约堡的官邸曾经被盗;姆贝基90多岁母亲开的小商店曾被洗劫……去年1月,44岁的南非前足协副主席吉米·莫拉拉在自己家中被2名蒙面 *** 杀害。这,只是序幕。
4月初, *** 在一份网络杂志上发出警告,如果在6月12日美国与英格兰的比赛时,炸弹在球场爆炸该是“多么美妙”。随即,网上又发现了疑似本·拉丹的声明,宣称几个西方国家参加南非世界杯时,“会看到一个充满爆炸和数以百计尸体的体育场。”
5月17日,与南非万里之隔的伊拉克传来消息,伊安全部队已抓获2名 *** 领导人,二人正在策划于世界杯期间发动恐怖袭击。
两天后,荷兰《人民报》披露,一名在伊拉克被捕的武装分子向媒体透露,他计划使用枪支和汽车炸弹对丹麦、荷兰队实施袭击。
“我们肯定很容易受到自杀式炸弹或汽车炸弹袭击。眼下所有迹象表明, *** 正在策划对世界杯发起类似袭击。”南非国际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弗兰克·范鲁彦承认,南信晌返非在反恐情报工作上仍存在“致命的弱点”。
与这些大手笔相比,本地蟊贼的持枪抢劫已司空见惯。据了解,流落在南非的枪支超过300万支,超过军队和警察之和,平均每天有50人死于非命。尽管 *** 在安保方面痛下决心,总开支已突破10亿美元,但只需对比一下索维托的火柴盒陋室与桑顿僻静街区的豪宅,你就不难理解,悬殊的贫富差距为犯罪捂热了温床。
“我们的国家非常安全”
南非是否安全?大部分本地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南非警察局最高长官普鲁伊斯承诺,要让南非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能用上最高级,不能全归因于最高警官的“大言不惭”。事实上,绝大部分本地人相信,南非是一块宁静、安详的乐土。
塔米是本报记者 雇佣的黑人司机,也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他眼里的约堡生活平安而宁静,“我可以带你去约堡任何地方。”他向记者保证。索维托呢?“没问题!你可以在索维托任何地方停留。我上周末刚刚去过那儿,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们随时都能去,想在哪儿下车,就在哪儿下车。”
在他眼中,外人谈之色变的贫民区索维托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市镇。在约堡市郊,还有更多治安远不及该地的去处,“但没关系,只要稍加小心就没问题。”
在黑人警察维兰库鲁看来,“小心一点”就是少在街头打手机,别把单反相机挂在胸前,“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保你一切平安。”他直白地怀疑记者对南非安全的眼光,“你们总把事情说得太严重,我在这儿20多年,从没为安全紧张过!”临别时分,他再三叮嘱记者,“请告诉中国读者,南非很安全,欢迎你们来南非!”
不仅是一般黑人民众,组委会高层也对世界杯安保信心满满。南非世界杯组委会主席欧文·科扎再三担保:“我们国家所举办的活动是安全的。警方已经普及了高科技监视设备,确保不会有异常情况发生。”他认为,任何地方都有是非之地,即便美国、德国也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而他本人至今仍住在索维托,“没有保安,也没有警犬,每天都是我自己一人开车出入。”
华人沦为“沉默的羔羊”
在南非,华人无疑是最没有安全感的群体。据统计,彩虹之国共有30万华人,其中有20万人集中在约堡。这里的华人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劫匪)抢黑人,一般就抢几兰特;抢白人,几十兰特;抢中国人,能抢到几千甚至上万兰特。
旅居南非10年的华人恺蒂已经有过四五次被抢经历,“手提电脑放在桌子上,夜里听到些动静,早上起来就没有了。”她认为,劫匪之所以把目标锁定在中国人身上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人没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而是携带大量现金,这很合劫匪的口味。其二是劫匪的心态,“中国人喜欢购置贵重物品,如单反相机、钻戒和高档手表,劫匪们爱把这种炫耀叫做‘不公平诱惑’,视作‘请来抢我’的暗示。”
据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馆披露,华人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也与不合法的经营活动有关,“有些华人为了避税,采用现金交易,家里动辄就藏着数万,甚至十几万现金,犯罪分子一抢一个准。”此外,体格较小、语言不通以及息事宁人的处事态度,也让华人成为劫匪手中“沉默的羔羊”。
恺蒂认为,南非治安是一个深层而复杂的问题,劫匪与部分警察猫鼠一家、沆瀣一气,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被抢物品滋生出地下黑市,不少公职人员背后坐庄。致使治安痼疾久治不愈,难以根治。
现状并未随着世界杯的到来而改观。世界杯即将揭幕,初抵南非的中国记者却在街头频频被袭。随后,西班牙、葡萄牙记者遭遇了持枪入室抢劫。记者圈内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否轮为下一个。
安全,还是危险,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同人种、国籍和职业对此有着不同的感受。英美球迷正为看台上是否会响起炸弹而担忧;记者们则警惕地握紧了手上的相机。黑人视如后院的地方,也许是华人的安全禁区。这里,没有绝对的安全与危险。在南非,这个问题有着“罗生门”般的不同讲诉,不同求解。
本届世界杯到底如何,我们只能试目以待了
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赢不了?
中国足球的问题归根结底,我认为只有一字,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它而生,这个字就是“钱”。说中国足球的关键问题就是钱,不是说中国足球资金不足,而是说中国足球的“钱”太多了。中国联赛实施以前,中国球员的工资是多少,当时中国队的国际排名是多少,现在中国球员的收入是多少,现在中国队的国际排名是多少。
1、足球人的收入决定了中国队无法取得好成绩
足球人的收入与国家队的成绩成反比增长,致使所有足球人安于现状,更有甚者,从根本上希望中国足球永远处于目前这种阶段,因为穷则思变,足球人现在过着远高于老百姓的豪富生活,他们为什么要改变,万一成绩提高了,竞争激烈了,打破现在既得利益的足球人的现状,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得不偿失。现状下,顶多挨几句贫民(他们眼中的球迷)的骂,有什么影响,他们不是照常过着自己幸福快乐的豪富生活。而且他们非常清楚的看到了一点,出国留洋赚外汇与足球水平没有任何联系,一球员的输出毕竟是少数,水平再差,总有人能出去,国外俱乐部买中国球员过去,从来都不是真正看中球员的能敏液力,人家真正看中的是中国有这一个庞大的、傻的可爱的球迷市场。二是足球人更清楚,即使不出去,国内不照样跑车开着、豪宅住着、妞泡着、钞票数着,挨骂算啥,挨完骂后,球迷不照样掏行亏出钞票供着他们过着豪富生活。
2、足球人的收入决定中国队无法在场上有拼搏精神
国足队员在场上从来就是缺乏拼搏精神,其实道理很简单,不光是国足队员没有拼搏精神,是中国足球人没有拼搏精神,当然这是表象,实质是足球人也有拼搏精神,足球人泡妞、泡吧、打架的时候拼搏精神还是很足的嘛,只是在足球场上时,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去拼搏而以,为什么去拼,他们始终觉得在足球场上去拼搏是极端无聊的事情了,又费力、又危险,弄得不好伤胳膊断腿的,人生苦短呀,我丫银行还有千八百万的,就愁没时间花去,弄不好受伤了,又少了几个月泡妞、吃山猛海鲜的时间,何苦呢,何况拼搏到头,顶多得点赞扬声,几万块奖金,对他们,赞扬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骗人的,不实惠,咱哥们图实惠,几万块的奖金更是九牛一毛,咱哥们不稀罕。
3、足球人的收入决定了中国足球的选材面比较窄
说到这个问题,大家都会觉得很奇怪,按说足球人的收入的诱惑力,应该足以使很多人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可是为什么我们足球人一直在说中国足球的选材面太窄呢,原因很简单,钱多了!一是钱多了,所以步入职业足球的门槛就高了,想赚大把钞票,好呀,自然有着大量的足球人办起了足球学校,问题是入校的门槛是先付出大量的钞票,钱成了进入职业足球的标准之一,没钱的孩子不要踢球!小罗笑了,幸亏我妈不是中国人!二是钱多了,足球人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太平淡了,俺们要像黑社会(其实就是),先是说拉帮结伙的,打架斗殴的、争风吃醋的、赌博吸毒的,黑社会有的俺们都有,如此足球圈是他们眼中的那些贫民所无法理解的。所以大多数中国民众有着一个普遍的想法,我们的孩子但凡有点出息,我们也不能让他踢足球去,去了就像送孩子去黑社会一样,哪个家长愿意呀,当然不否认钱字当头,还是有人愿意往里跳,但是跳进来的都是拜金的主,踢球是假,捞钱是真。
4、中国足球“钱”和外国足球“钱”的区别
谈到这里,大家(或许更多足球人)会说,中国足球人的收入和国外球员的收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呀,为什么人家钱多球也踢得好,你说钱多是中国足球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在蛊惑人心。其实,说到这才是我痛心疾首的事,前面说过我个人认为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真的是要归结球迷上,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中国球迷的实在是太可爱了、太傻了,几十年来,中国足球的成绩一落千丈,中国足球人的收入成百倍增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球迷实在是太可爱了、太傻了。国外球员收档拿神入是高,可人家面临的竞争激烈,他们明白只有靠精彩的足球才能把观众留在足球场,才能保证自己的稳定收入。可是在中国,足球人们明白,有群忠实的傻子,对中国足球不离不弃,成绩再差,也有人掏钱养着他们。国外球员把自己定位为职业,定位为演员一般,我们把足球表演为艺术,观众才会买单,中国球员把自己定位为宠物,定位为狗,俺们不是人,是来挨骂的,俺们不是猫,俺们是不抓老鼠的,看门俺也不会,俺是宠物狗,是主人钱烧得慌养着解闷的。如此准确的定位,试想这个宠物狗是不是牢牢把握住了主人(中国球迷)的心理。不要再和我说外国球员的收入比中国球员的高很多,人家是人,人家自己挣钱自己花,中国足球人是宠物狗,它们要过的是宠物狗的富贵生活。